从“两观三性”理论下,看大学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

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

01

“两观三性”理论

“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a759d2ca28c36b020c40f873c0dcc754.jpg

1、建筑的整体观

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受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就宏观而言,建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环境有密切关联;同时,建筑也涉及城市规划以及建筑体型、功能、内外空间营造和材料技术的应用等具体的技术问题。建筑师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因素统筹起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以其整体性为社会服务、为大众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就像音乐家一样,通过音符的组合谱写优美悦耳的乐章。

建筑的整体性首先体现在构成建筑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的过程并非各要素的拼凑,而是围绕所要表达的主题,遵循正确的理念和法则,从城市整体、群体协调、建筑内外空间和细部延伸等不同角度,分清主次地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归纳、优化和整合,总体把握,贯穿始终。

建筑整体观的核心是和谐和统一。一个优秀的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处理好设计对象中各影响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在统一中求变化,既有主旋律、突出主题,构成主题特征,并加以贯穿、提炼和概括,形成韵律和秩序逻辑,又结合具体环境和条件“和而不同”,在和谐中作到丰富多彩。此外,还应注意细部的设计,使整体风格特征从总体到局部得以延伸,让设计更趋完美。

建筑的整体观既是一种设计理念和思想,也是一种创作方法。建筑实施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综合的过程,需要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种、每一个环节协同配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2、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大规模建设自己家园的同时,给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冲击。与此同时,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使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逐渐消失。人类从这些教训中逐渐明白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逐渐意识到建筑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人文的同步发展。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建设的全过程中,也体现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技术和措施,建筑文化和空间环境的有效设计,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效益等等。这是当今建筑师必须关注和贯彻的设计原则。

建筑是百年大计,而人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为此,建筑师对建筑的发展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应统筹当前的使用要求和今后的发展,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到园林景观营造等各个环节,既要考虑现在的使用要求,又要考虑能适应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3、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所在地域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是造就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就广义而讲,建筑的地域性,受区域地理、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形成不同建筑环境。从狭义来讲,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建筑周边的城市环境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具有生态观念,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特点,让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师要具有城市视角,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师要重视地方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作出正确定位,在体型、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诸方面下功夫,结合功能进行整合、优选,才有可能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建筑的地域性还体现在对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的回应中。地区人文环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积淀而形成的文化传统。建筑师应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并与现代科技、文化密切结合,表达时代精神,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这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4、建筑的文化性

人们常说,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它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常常超越功能本身。大凡建筑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历史上各个时代都产生过不朽的建筑作品,例如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其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理念、价值观念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建筑文化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但并非无章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自然环境并满足使用要求,表达建筑项目的文化特征。设计目标是明确的,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和差异可以是多元的。

当前世界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随着地缘政治的改变、科技的高速发展,地区的界限被打破,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但这绝不等同于抛弃地域特色、抹杀地域文化。恰恰相反,世界文化正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组成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开拓性、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才能推动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特色、在协调中作到丰富多彩,“和而不同”,这是当今建筑师应具有的思维方式。

好的城市是生长出来的。同样,好的建筑也是生长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5、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时代的发展,最基本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改变着传统建筑的使用方式并孕育出了新的建筑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使建筑的形体和空间变得越来越自由。建筑的设计、建造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也提升了建造的效率。同时,时代的发展带来社会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时代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价值判断必然影响建筑的发展,带来新的设计思想和观念。首先,建筑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满足时代所提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新要求,并立足当下、融入到现实世界,这是建筑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其次,建筑要用自已的语言来反映所处时代的特色,表现这个日新月异时代的科技、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方向。把握时代脉络、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最后,建筑要引领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所处时代的影响,而一个经典建筑的价值和意义更在于适应时代变化和相对稳定性后于继承中创变,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道路,从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时代的进步、引领时代精神。这应该是建筑的不懈追求。

6、建筑“三性”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地域性本身就包含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性、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发展。

纵观世界上许多优秀建筑和大量成功的创作实践都很好地体现了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一个合乎逻辑的建筑设计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观方面加以把握,创作出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设计出有创意和特色的好作品,构成有文化和时代气质的新建筑。

“两观三性”是符合中国传统“和谐”哲学理念并能具体指导建筑创作的合理内核。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两观三性”不是僵化刻板的教条,而是更趋向于一种方法、一套具有开放性的程序。“两观三性”为设计的全过程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在深层次上,“两观三性”是一种从事建筑创作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与价值判定。我们遵循它,与设计项目所处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研究当地的历史、风俗、气候特征及发展状况,注重当地的具体需要及潜在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量身定做”,以适应不同的设计条件和背景。“两观三性”不仅要求我们在诸多异质要素的冲突融合中把握和谐,更要求我们在冲突融合的辩证过程中把握创新。其核心思想是对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关系的综合权衡与辩证思考。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从事建筑设计的一个普遍性原则,是建筑创新的前提和依据。

47cc32e9d3bfa1dd6572c02b16dcbe07.jpg

02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1、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在“两观三性”视角下以“校园——城市”关系为基础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核心研究的是通过把校园和城市当作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体,以整体的更新机制,提高校园品质,提升教研质量,促进校园城市协同发展。结合校园和城市的整体关系和结构矛盾,将“校园—城市”关系为基础的整体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归纳为功能植入、结构网络、过渡区更新:

1)功能植入——通过研究新时期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将大学定位为区域创新的驱动器、城市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社区品质的提升器,结合大学的相关角色策划植入学科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交叉学科的科研创新平台、创新科技园区等功能,并结合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建立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策略。

2)结构网络——校园和城市的整体协同更新、改造中,校园和城市的整体结构网络,决定了校园和城市能否紧密联系并高效的交换所需资源,本章第三节通过按照校园功能分类将校园分为核心教学区、基本功能区、校城过渡区,并根据此三个层级的不同结构强化校园与城市的联系,创造有利于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的校城空间网络。

3)过渡区空间布局——校园和城市的物理边界,在于校园和城市的过渡区域,因此要让校园和城市能够成为有机的整体并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空间布局更新、改造。通过将“校园—城市”过渡区划分为创新型过渡区、文体型过渡区、生活型过渡区,形成针对性的公共空间整合策略,并通过相关更新机制的策划,形成有利于校园开放的校园更新、改造策略机制,建立大学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城市社区。

本部分策略的核心,是建立起校园和城市的整体发展视角,通过功能植入、结构网络、过渡区空间布局,形成校园、城市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创造有利于校园知识溢出、城市创新发展的开放型“校园—城市”关系,促进校城整体可持续发展,并为下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满足校园内部需求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策略进行总体上的铺垫和基础建构。

2、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以“两观三性”作为研究视角,构建满足大学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校园规划级别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校园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其核心问题是创造符合现代校园创新研究、环境育人需求的校园规划布局,建立促进师生交往交流的活力校园空间。结合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的现状和在校园更新、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策略归纳如下:

1)更新、改造的工作机制——对于校园规划和建筑层面的更新、改造,应建立健全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弹性化的校园建设工作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①建立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②形成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③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2)校园交通系统更新——校园交通系统是大学资源流动的主动脉,也是校园和城市形成对接的直接路径,对校园的日常运营和校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着眼于建立一个有利于校园外部(校园与城市)、校园内部(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高效资源、信息、物质、人才流动的校园交通系统。主要策略包含:

①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②校园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③校园自行车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④校园内停车场规划与管理。

3)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走向集约化、节约化,建设绿色低碳校园是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绿色低碳校园规划更新策略,涉及节地、节能、节水、节材4个方面。为当代大学校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工作机制。为校园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3、“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视角,对校园公共空间和景观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进行建构,具体策略如下:

1)公共空间更新——校园更新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提升教学品质、提高科研质量和大学办学质量。在“两观三性”理论的指导下,构筑完善且规模合理的公共空间体系,保持既有校园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完善高等教育职能、发挥知识生产能力的核心工作。

针对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文化性”视角下的功能布局整合重组、“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以达到通过校园公共空间的整体可持续更新目标。

2)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校园景观系统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校园日常生活的生活品质,还关系到大学校园“环境育人”目标的实现成果。

分析总结传统大学校园景观的规划形式,提出既有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①修复校园景观格局;

②对校园地形地貌格局的修复;

③打造个性化的校园交往场所。

295732da9aaac075b619df2690d05f0a.jpg

03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建筑层面的我国大学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核心问题是在建筑更新的时候,传承校园地域文脉历史,以现代的技术手法对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满足大学创新教研文化发展的需要。

校园建筑层面的更新改造,首先以整体观构建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和谐统一,然后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形成校园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流程,形成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总体框架。

然后分别从“地域性”视角论述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保护策略,从“文化性”的视角阐述校园建筑更新时的功能转换设计策略,以及从“时代性”视角论述体现时代特征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概念。地域性代表建筑生存的根基,是建筑历史的概念;文化性代表着建筑的内涵,代表着其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取向;建筑的时代性体现着建筑之于当下的时代精神和科技水平。

任何一个优秀的建筑创作都是“两观三性”的综合体现。结合“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与“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统一的视角,从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功能转换、性能提升三个切入点探求其设计策略:

1)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校园既有建筑具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对于校园既有建筑历史价值的保护,需要以“地域性”为研究视角,在充分认识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后,以原真性、可识别性和最小干预原则进行历史价值保护。

同时通过在校园建筑更新时采用适应地域气候和契合校园整体地域文化的方法进行校园地域文化价值的再现。并通过在建筑更新时回应校园地域景观、契合校园场所记忆,最终形成一整套以“地域性”为基础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策略。

2)校园建筑空间功能转换——校园既有建筑之所以需要进行更新改造,就是因为其功能价值无法满足当代大学不断提升的教研模式需求,其空间功能及空间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文化性”的研究视角下,通过归纳校园功能转换的方式和校园建筑更新后新、旧空间的联接方式,为校园既有建筑重新赋予新的功能内涵,通过对既有空间植入促进团队创新组织的开放空间、塑造创新网络的非正式交往空间和基于创新文化的复合化功能结构,满足当代校园创新文化发展所需的功能转换需求。

3)校园建筑性能提升——建筑的材料、工艺、技术反映了建筑所处的时代特征。对于校园既有建筑性能的提升,应当反映当代的技术水平和时代印记。对于关系到建筑安全性能的结构体系、关系到建筑舒适性能的维护体系、关系到建筑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能耗体系,都应当以“时代性”为研究视角,以体现当代技术特点、满足师生舒适需求、降低校园建筑资源消耗为目标,进行系统的系统性的更新改造和性能提升。

校园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是一个涉及多方需求、涉及复杂现实条件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每个单独的性能指标的更新,都不能脱离整体的设计视野,需要将“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更新策略和谐统一在一起,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从文脉传承到功能转换,再到建筑技术性能提升,为校园建筑量身定做出适合不同地域、文化、时代背景的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更新改造方案。

04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1)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校园和城市深度融合的趋势

在理论意义上而言,大学校园的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局部空间或建筑单体的效果,应当将更新改造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来推敲考虑。具体到更新改造的方法上来说,校园更新改造既强调各专业(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的协同,倡导从校园整体协调的范畴研究适应新时期教育科研需求的校园空间设计模式。

从校园长期发展策略而言,校园应当与所在城市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科研的资源优势,顺应城市发展需求,为城市和国家培养所需人才,为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科研力量,实现校园与城市的整体融合。

在梳理现有校园规划结构的基础上制定贯彻始终的规划发展理念,合理优化功能分区、疏导交通流线、增加绿地景观、布局开敞共享空间,围绕校园整体发展理念来进行统筹规划。不应当将设计目光紧盯着校园孤立的局部,而应当整体和谐,营造出既丰富多元又和谐统一、学风严谨又活泼灵动的校园空间。

2)新旧校园空间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强调生命自然和谐共处、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方向,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在校园规划的实践过程中,校园建设者应当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营造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的健康校园。

在对校园外部空间进行更新的时候,保留名贵树木,对有历史价值的景观空间进行深入的价值挖掘保护,并依托其打造校园精神文明景观节点。同时重视校园原始自然环境和后期人工绿化的结合,依托原始环境打造配套的人工环境,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营造校园核心区的时候,借助校园更新的机会,在校园核心区域营造绿色示范区。传统校园中轴线的礼仪空间,可以适当弱化严肃感,通过多样化的绿化手法,营造理性与浪漫结合的中轴景观空间,让校园中心区庄重不失活泼,适宜学生老师的学术交往活动发生。

注重土地资源的分阶段开发,为未来校园的持续建设预留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未来灵活变化的可能性。注意合理安排新旧建筑的关系,在旧建筑群的更新中局部加入新建筑、新构筑物的手法需要保持克制,让新旧建筑的关系保持和谐有序。

建筑组团之间合理增加绿化廊道、绿化平台、屋顶绿化等多层次的园林景观,让校园建筑和绿化景观有机融合。绿地率直接决定了校园生态环境品质,在校园用地的规划时,应当根据校园未来发展需求预留适当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建筑实体的建设不应当在一开始就满铺满建占满指标,而应当理性克制、紧凑生长。未来的增加建筑面积时仍可满足绿化率要求。 严格避免为了增加实用面积而降低绿地面积。

注重节能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校园更新过程中应当减少建筑垃圾的产量,合理回收废料,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物资利用率。大学校园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活方式,为社会生活做出优秀示范,起到引领社会绿色发展的带头作用。

3)校园空间的复合生长和多元融合的趋势

从校园的横向类型比较来看,当代大学校园的发展百花齐放,因为不同地域基础、办学背景、发展需求的不同,大学的办学类型多种多样。对于不同办学模式的大学,需要尊重学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对于拥有一定数量优质老建筑的历史校园,校园更新时既应当尊重老校园建筑的原有街区肌理,也应当接受新校园建筑需求的多元性,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将新建筑与老建筑多元融合,使老建筑的校园肌理得到延续,也使新建筑独特的功能特点得以展现。

对于98教改后新建的校园,因为建设较为仓促,规划设计片面追求校园扩容,校园建设时遗留了很多漏洞有待后期完善。 因为新建校园的历史包袱较轻,对于不合理的规划和空间,建筑师在进行更新改造时可以不用背负太多历史负担,所受约束较少,只需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造。

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延续原有规划设计理念,避免破坏校园原有规划体系,以优化为主,完善建立良好的既立足于当代特点又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结构骨架,避免全拆全替。处理好交通结构和功能分区,创造出新时期校园的时代特色。同时还应当注重节能环保,因为原有校园建设时间较短、设备较新,可以充分尊重原有建设的成果,发挥新时期的新理念,为仓促建设的大学校园进行多元化的补充。

21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新建的校园随着城市的发展也与城市的边界产生了融合,在对新校园的更新改造中,还应注重校园与城市的多元融合,将原本位于郊区的大学与城市发展架构对接,增加产学研片区、共享功能区的建设。

简而言之,应当尊重大学校园的具体需求,尊重校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不同大学校园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规划方案。

4)循序渐进,动态调整,弹性化更新的趋势

大学校园的建设是贯穿大学生命始终的百年大计,校园规划不仅要满足建设时的时代需求,还应满足未来动态变化的发展需求。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弹性化的设计原则,循序渐进地改造校园,动态调整实时更新。单杏花的设计原则包含两方面意义:

1、校园规划应当刘有弹性,预留发展空间用地,不能一次性占满做全。因为当代的设计无法满足未来的学科发展,学科的多元交叉也为未来新学科的产生带来了不确定性,校园应当为未来新学科的产生预留发展空间。

2、校园应当有清晰的规划结构骨架,且这个结构骨架应当是可生长延展的复形结构。这样在未来的更新、改造、扩张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连续性的规划理念,无论是向外扩展还是对内完善,都能够保持规划形态的秩序。

在交通流线的规划时,应当将路网设计成可延续型路网,以满足未来校园对外生长扩张的前景,在校园更新过程中,路网的更新、拓宽都应既尊重校园的文脉肌理,也呼应城市规划格局。将与城市互动比较频繁的功能布置在校园主交通流线上,注重人车分流,交通网络应当犹如人体的主要血管同毛细血管一样主次分明、导向清晰,保证校园人流、车流、物流的便捷高效。

5)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激发校园活力的趋势

人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不论是学生、教职人员还是大学科研工作者,大学规划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栖居场所,并通过建设能够激发创意、促进交流的校园空间,达到教书育人、创新创造的目的。

从空间上来说,大学校园应当强调环境育人,优化公共空间、交往环境、探究场所,建构学科专业深入的研究环境,建构多层面学科交叉的环境。通过在校园内建构多个主要室外群体空间,让师生、科研人员在不同的校园角落都可以产生学术交往,激发校园活力,为学科交流融合创造条件。

强调使用空间的人性化,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让校园的使用主体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从生态环境上来说,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塑造,为校园师生提供生态环保的高品质生活方式,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为城市提供生态环保的先进生活示范样本。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301902.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双碳”成为建筑业必然趋势,建筑企业脱碳减排有哪些重点工作?
下一篇:2022年建筑行业从煎熬中转型突破,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Copyright & 2022 广州黄埔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55920号 Design by Wanhu.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站长统计